為應對中美貿易戰,貨櫃船運市場在三大海運聯盟積極採取撤線減班措施後,因貨主擔心美國第二波報復措施9月會實施,正努力趕在加徵關稅前要將貨物運抵美國,使上週上海航往美國的航班裝載率超過九成五,部分航班甚至滿載,美西線運價單週上漲16.2%,七週來累積漲幅48.26%。
海運承攬業者指出,美國線現供需略緊張,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公佈最新數據,7月27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包括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每大箱(40尺櫃)1877與 2846美元,較前一周分別上漲16.2%、7.4%。
在6月15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運價分別是1266與2236美元,累計六週來美東線上漲了27.28%,目前船公司對於海運承攬運送業多半是採取委運貨物半數採用合約價,另一半以現貨價計算的方式處理。
今年合約價美西線約1300美元上下,業界估算以今年油價來算是不夠成本,成本價估在1350到1400美元之間,目前現貨價則在1800美元以上,近六週以來增加的費用,船東多數以旺季附加費名義收取。
全球前兩大航商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合組的2M聯盟,自6月最後1週起暫停大陸華東、華南-美國西南岸的TP-1航線,原宣布會先停5週(每週1班),目前沒有通知貨主要恢復營運,另一條華中、華北-美國西南岸的PNW航也持續停航中。
陽明海運所屬的THE聯盟則是自本週起停掉大陸華中、華北-美西航線,長榮海運所屬的海洋聯盟,除了6月底臨時取消一個航班,另規劃本月最後一周開始撤掉AAC航線。
業界認為,今年後市充滿不確定性很難預測,如果美國擴大對中國大陸的關稅報復措施,短期內訂單很難移轉到其他國家,將造成海運市場整體貨量縮減,不過中國也已透過人民幣貶值,讓買主可以減少約一成的支出,一切還需觀望等候。
(Source: JCTR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