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是對沖運價波動的有效工具,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在該領域耕耘日久,目前面臨國際市場競爭。航運業非常期待中國航運指數期貨早日實現。從航運企業來說,服務是本質,運價是核心。但是運價會受到地緣和經濟變化等方面影響而無規律地劇烈波動。

  這兩年集裝箱運價波動劇烈,2017—2018年,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歐洲航線最高點為1000多美元,最低點為500多美元,振幅近50%——2017年為48.07% ;2018年為42.23%。美西線,2018年3月為945美元,最高點出現在11月份,為2606美元,震盪劇烈,超過100%(見表圖)。

 

1.jpg

2.jpg

運價波動給企業帶來很多問題,如何對沖其風險?所有人都在想這個問題,班輪公司在想各種各樣的辦法——這兩年班輪公司組建三大聯盟、提高運營效率等,但正是這些辦法導致運價波動更加劇烈。

  這兩年來,出現船舶大型化、數字化區塊鏈技術及平台化等,在各個點上都做得非常好,都在努力降低成本,但實際上成本越降低,市場競爭越厲害,所以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SSEFC)推出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這種工具,來對沖運價波動風險。

  舉個例子,承運人(以船東為主),作為天然的運價做空者,一旦在航運運價衍生品市場上的運價達到其心理價位,承運人就會想著賣出艙位,對未來的開艙價格進行鎖定操作。而貨主、托運人與船東操作相反,會在運價達到心理預期時買入艙位進行鎖價。

  對於班輪公司來講,如果其鎖定的運價是低於現貨價格,那它在現貨市場多得的收益會在衍生品市場付出,同樣也達到鎖定運價的目的。這就是航運運價衍生品交易發現價格、對沖風險作用的體現。

  作為第三方、第四方貨代企業,在航運運價衍生品交易市場中是一個搖擺者,當它作為貨主代表時,它就是托運人;如果它與班輪公司簽訂長協,它就代表承運人,身份的轉變對應不同方向的操作。因此,貨代企業在航運運價衍生品交易中非常靈活。

  運價指數衍生品發展時不我待

  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發展多年,目前還未得到快速發展,將來一定會走到拐點,最終呈現幾何級發展。

  1985年,BIFFEX指數期貨推出,因屬於綜合型指數無法滿足市場需要,於2002 年退市。

  1992年,遠期運費協議(FFA)推出,2007 年市場交易額達到1500 億美元,為應對市場風險,引入標準化合同、中央對手方、場內集中清算等模式。

  2010年,SSEFC成立,搭建全球首個航運運價衍生品電子交易平台。

  2011年,SSEFC推出全球首個集裝箱運價指數衍生品,推出中國沿海煤炭運價指數衍生品。

  2014年,SSEFC推出國際幹散貨期租衍生品交易。

  2016年,新加坡交易所收購波羅的海交易所成為FFA市場的話事人。紐約航運交易所將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搭建遠期艙位預售平台。

  2018年,波羅的海交易所研發集裝箱運價指數,為衍生品化做好準備。紐約航運交易所推出可轉讓的遠期艙位協議,六大班輪公 司入駐,運力佔世界的52%。SSEFC推出混合交收模式——指數現金+實際運力交收。

  截至2018年10月,SSEFC擁有超過4000名交易商,累計成交量6000萬手,累計成交額3500多億元。

  SSEFC的交易商主要分為兩大類:套期保值者和投資者,主要有物流、貿易、生產和金融等機構交易商和自然人交易商。在機構交易商中,物流類企業佔57%,貿易類企業佔13%,貨主類企業佔8%,投資類企業佔22%。

  運價指數衍生品帶來的機遇

  提升航運企業競爭力。規避運價波動風險,穩定企業業績,合理規劃企業經營,提高企業經營、生存和併購能力,提升企業市值,獲得更好的融資條件。提高航運產業綜合服務能力。在上下游業務中嵌入增值服務助力航運產業多元化發展,提升本土產業議價能力,提高CIF比例。促進航運強國戰略和上海資源配置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世界一流的硬件設施與飛速發展的航運高端服務業,是具有資源配置能力的運價指數衍生品的最佳抓手。

Source: JCTRANS.COM《航運交易公報》2018年第47期

arrow
arrow

    威爾的船務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