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去年Q4與同業談到,因疫情期間歐美航線有暴利可圖,不少小型航商陸續加入市場,後續運價持續下跌,
勢必會先衝擊到這些小型航商,大型航商也樂見歐美航線進行洗牌,當時預估歐美航線維持一至兩季的低運價,即是航商稱的營運成本以下,屆時小型航商便會陸續退出歐美航線市場。
而未來如貨量與運價持續低迷至第二季末,各航商進行紅海的價格戰,這也將是可預見的事。
-------------------------------------------------------------------
因亞洲至歐美主要航線的運價,已跌至航商的營運成本,獲利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航運諮詢公司Xeneta 分析師預測,自去年貨櫃航商利潤暴增以來,隨著即期運價的下跌,導致幾家航商在中國至美國與歐洲的主要航線,首度出現虧損的情況。
在疫情期間運價瘋狂的飆漲,附圖為遠東至歐洲40呎(FEU)即期運價與合約運價的變化。
分析師認為,我們可能需等待六個月,才能看見運價回升到獲利的水準,這可能會導致航商之間的價格戰。
特別是在,中國至美國西岸與歐洲的航線上,即期運價已經下降至航商的營運成本。
1月6日,從遠東到美國西岸40 呎 (FEU) 的運價,已降至 1,647 美元。一年前,同樣的運價接近 10,000 美元。
2022年,亞洲往返歐洲航線的即期運價也大幅下跌,加劇了貨櫃航商間的競爭,以爭取更多新的貨量。
#Forwarder #貨物承攬 #運送 #貨代 #專業 #海運 #空運 #平板櫃 #冷凍櫃 #散裝 #裝卸 #檢驗 #檢疫 #進口 #出口 #進出口 #三角貿易 #代理 #agent #散貨 #整櫃 #報關